五十二大弘愿

【第一願:無三毒欲五蘊惡道願】
【第二願:不復墮三惡趣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國為莊嚴清淨剎土,俱足一切最殊勝諸功德,無有三毒五欲蘊及惡道邪心者,一切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願生我國剎土者,上至非想非非想處;下至惡道蜎飛蠕蟲四生者,皆可受我度化,俱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墮三惡道。乃得願已,即可作佛;不得所願。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三願:皆俱紫羅金色體願】
【第四願:皆俱三十二種相好願】
【第五願:無有美醜及光體強弱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世界天下人眾,令生皈依我國剎土,皆得俱紫羅金色體,俱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,心念皆為嚴潔端莊。歸屬一莊嚴相。若形體光色有差異美醜暨真光有強弱者,當咎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六願:俱宿命智通願】
【第七願:俱天眼智通願】
【第八願:俱天耳智通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一切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令生我國剎土者,可俱知無始劫其宿命之善惡業,洞察一切明視徹暨皆獲得耳根圓通之心性諦聽等,洞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諸微劫之事,若不得所願。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九願:俱他心念智通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一切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令生我國剎土者;皆俱所悉他眾之心念智等;乃延至百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國之眾生心識者,若不得所願。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十願:俱神足智通願】
【第十一願:俱六大神通圓滿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一切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令生我國剎土者;皆俱得光束神足通,及六大神通自在圓滿。當於一食頃。乃延至超越百千萬億兆那由他諸佛國剎土;當能謙恭供養諸佛者,若不爾者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十二願:俱六波羅蜜智通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所有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令生我國剎土者,無有迄分別之心念,諸根器可深俱六度波羅蜜而成就正等覺並證大涅槃者;若不得所願。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十三願:俱光明無量願】
【第十四願:俱常樂慈悲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光明無量俱,普照十方,如是勝極諸佛世界。並可超勝諸佛世界千萬億兆無數倍之明亮。若有諸十方之眾生,受攝我光明照觸其身心,皆得常樂自在。流露慈悲善心,迄願來生我國剎土。若爾不得果遂者,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十五願:俱無量壽命願】
【第十六願:俱聲聞菩提無數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國為莊嚴清淨剎土,其歲壽皆永恆無量,來生居我國之一切聲聞、緣覺及天人眾幾無盡數。其歲壽亦是皆得無量壽數。若令無數世界等一切眾生,當俱得成緣覺菩提,故歷經百千萬劫,若能隨悉得計,可觀測得知其量者,故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十七願:俱諸佛稱揚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世界佛剎土中,徧及一切諸佛皆俱菩提者。若已得悉,而不持稱許我名之佛號,暨無有讚揚我國之清淨剎土惟是大善行者,若不遵受者,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十八願:得念佛號往生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世界天下人眾,得識聞我名之佛號,發誠信心,所行專作為善,暨一心發願迴向;來生我國剎土。乃達至心口意懺悟念,亦全然心淨等。若不得生者,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「唯除五逆罪,及思疑不捨蠲者。」

【第十九願:俱尊師孝親願】
【第二十願:得來迎引接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一切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得識聞我名之佛號,願發菩提心,累積德本,膺任奉行六度波羅蜜及謙卑恭尊師長與孝親,堅固心不毀,復日由衷,植種善念發願迴向,來生我國剎土。當於一心思惟我佛,繫於恆持晝夜,若於臨命終後,我與大菩薩眾皆顯現相迎攝受,頃刻間;即生我剎淨土,當俱得阿惟越致正等菩薩果。若不得是願者,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二十一願:得繫念定生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世界天下人眾,聆聞我名之佛號,喜生我國剎土,普覺生俱菩提心,亦能深植所悉佛性,至誠迴向永生定聚華光極樂剎土,無不順遂者。若有累宿惡習業,當願聞誦我名之佛號,而即思懺過蠲,為明正道善,膺信持經戒。當發願往生我剎土,命終不得復更三惡道。即得垂憐攝受我剎土。若不爾得願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二十二願:俱無坤道願】
【第二十三願:得女人轉相願】
【第二十四願:得蓮華化生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我國剎中無有眾女坤道。若有女人,聞誦我名之佛號,得俱信念,深發菩提之心,屆時厭惡女身並願攝受得至我剎土,命歿即轉化為善男子,頃刻已生剎土。十方所有諸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轉生我國剎土,皆受得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。若爾不得俱胝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二十五願:俱等持三昧願】
【第二十六願:得才智兼備願】
【第二十七願:得生尊貴及正法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世界天下人眾,聆聞我名之佛號,欣喜受樂,恭敬皈命,以等持三昧,修菩薩行,一切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當皆虔誠相敬,若得聞識我名之佛號,命終後,投生貴族才智兼備,諸善心念無漏失,常願勤修殊勝正法性,若爾不得願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二十八願:俱無諸不善名願】
【第二十九願:俱正定聚心願】
【第三十願:俱無憂患苦惱願】
【第三十一願:得寂靜喜樂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我國剎中無有麤俗不雅之名。所有往生天下人眾,聆聞我名之佛號,當得俱同心清淨。亦得住定聚心。永除憂患苦惱,內心達至寂靜,所得感喜樂,猶勝漏盡四等阿羅漢。若思議起貪計彼身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三十二願:俱慈悲無量根性願】
【第三十三願:俱那羅延身願】
【第三十四願:得一切般若波羅蜜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應願轉生我國剎土之一切世界天人眾,即俱胝慈悲無量根性,皆所俱得金剛那羅延之本體。勇猛堅硬無窮力。其頭頂天輪皆展露紫羅金光色,顯耀無比。當可得速成一切般若波羅蜜,亦能論經法道,一語當令剛柔自如。若爾不遂其所願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三十五願:俱漏盡智通願】
【第三十六願:得必至補處本性根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世界天下人眾,令生皈依我國剎土,究竟必成漏盡暨一生補處本性根。除其自願轉乘度眾故。裨弘鎧牖妙法誓義。方欲施教萬物之有情。皆能齊心荐存正信,廣行修己之菩提,隨持普賢正品之。雖投趣他方剎處,依願不淪墮惡道,或攝得喜論示法,或喜定聆悉法要,或得顯光束神通,當殷勤修習,無不圓滿。若爾不得攝取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三十七願:得飲食隨至願】
【第三十八願:得衣飾及器皿隨念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應願轉生我國剎土之一切天人眾,所欲得飲食色香,服飾華珍,諸種器皿之盛具,當意迄念得至,隨願所顯。十方諸佛菩薩眾,所俱菩提念而當得受應供之。若不爾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三十九願:俱國土嚴飾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國剎一切境內之萬物,皆為清淨莊嚴,華珍光耀,延續形象異彩殊勝。奇景微妙不可窮盡,無限廣通地面量。縱令生住之諸眾生,方有天眼之無礙,亦故不可分辨定其形色及殊勝金色光耀。亦故不可分我國剎中一切聲聞、緣覺及天人眾名數,暨不得統合演說無量經文。若可測得知其量者,故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四十願:得見道場樹願】
【第四十一願:得見諸佛淨土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國剎一切境內之七寶色樹,座高或為百千萬之由旬,道場四周行樹皆數有五百萬里,當於阿惟越致眾等,即便善根有拙劣者,亦可欲悉覩見其他諸佛淨土莊嚴,當皆依各寶樹間顯見,猶如玻璃明鏡。端視其面貌。若爾不遂其所願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四十二願:俱國土寬廣清淨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所居華光極樂國剎,彌覆寶網懸諸寶珠鈴鐸,寬廣為清淨莊嚴,奇哉彩妙,殊勝華珍光耀,猶如玻璃明鏡。廣攝十方無數邊境,無可比擬不可思議。皆令三千大千世界,諸佛淨土、一切天、人、菩薩眾照悉覩見,應願轉生俱至此心。若不得爾願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四十三願:俱國土萬物不可思議願】

 如是我作佛已。所居華光極樂國剎,下從地境,上昇至虛空或為百千萬之由旬。皆設得宮殿、樓閣、觀景亭、八功德流池、華珍七寶樹。國剎一切境內之萬物,皆得俱以無量珍寶暨紫羅檀香聚會合成。其香氣普薰三千大千世界。一切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皆聞胝微米量,當得顯彰慈善保有之心,並願修佛行。若爾不得俱胝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四十四願:得住定法印見佛願】
【第四十五願:俱住定供諸佛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諸佛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若得聞識我名之佛號已,皆有四威儀逮得清淨心,悉得解脫種種苦厄,覺知普等三昧,深邃總持定,安樂三摩地。證悟三法印,見性成佛。當入定冥念,常誠供無量無界十方諸佛,故不易失正心意。若爾不得俱胝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四十六願:得證離生法及陀羅尼願】
【第四十七願:得三法忍願】
【第四十八願:得不退轉因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諸佛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若得聞識我名之佛號已,當可習得證離生法,亦隨修證陀羅尼。時至清淨無染並得常樂心,常修菩薩行,亦得平等安住法身。俱足永恆德本,皆俱備應化一二三法忍,聆聞諸佛法藏,方能顯著住,當必證獲不退轉因。若不得爾願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四十九願:得智慧眼通趣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諸佛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若得聞識我名之佛號已,令彼諸群生,俱發菩提念,當可開彼智慧眼。閉塞諸惡道,通達善趣門。俱發願來我佛剎土,必至達無上道。若爾不得俱胝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五十願:得無量功德願】
【第五十一願:得正等菩薩徳智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應願轉生我國剎土之一切世界天人眾,妙相得悉圓滿,立名無量功德壽。斯為三界大覺智善者之開導師,當俱足諸佛如來無上之法。以獅子吼演說法要,得應十力無畏,甚深之法及波羅蜜等無礙無著。如是虛空諸天神當即感動,應時證大千之福慧。一切眾生來生我國剎土,獲得阿惟越致正等菩薩果俱備。令可分證有三輩品授,其各品皆惟淨業,不生退屈諂偽之心,方致延續形象異彩殊勝及締造功德圓滿之徳智。若爾不得俱胝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【第五十二願:俱聞法禪定願】

如是我作佛已。十方所有諸佛世界天、人、菩薩眾,若得聞識我名之佛號已,如是妙法幸得聽聞,自應常念佛而生喜禪定,假使大火滿三千,當可乘我如來之名號威德所悉能超,若當一心不斷求取淨方剎土,彼華光極樂國剎,皆悉受清虛之身,及無極之體究暢無極,住念不退轉。若爾不得俱胝者,即不取無上正等正覺。

中華民國 一○四  十二  三十 

天運歲次  乙未   十一  二十